绿碳神州云·威士丹利

新闻资讯洞察行业发展,掌握最新资讯

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积极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作者:威士丹利发布日期:2024-03-25329 人已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工作,覆盖能源、钢铁、化工、交通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涉及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等各环节,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决策。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2024年“两会”提案和建议中,“碳足迹”、“碳管理”等内容频频出现。同时,各级政府相关政策近期也陆续颁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征集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进一步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相关标准体系,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浙江、上海、山东等地政府纷纷出台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碳足迹补贴等相关政策;辽宁等地发布产品碳足迹相关的招标信息;一时之间,“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热搜词频频引来关注,甚至超过了国家碳市场扩容的热度。

那么产品碳足迹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针对国际碳关税发展趋势和国务院关于产品碳足迹工作部署,我国在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产品碳足迹的未来能发挥什么作用?带着这些思考,我们来一一梳理,拨开近期产品碳足迹骤热的面纱。

为什么要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

产品碳足迹区别于一般组织机构和项目碳排放,研究对象针对单一产品,穿透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囊括了原材料的开采、加工、生产、运输、销售、使用、最终废弃处理、循环利用等环节,一般分为“摇篮到坟墓”、“摇篮到大门”两种不同阶段。产品碳足迹更关注产品在各个环节所使用的材料、能源、工艺所带来的碳排放。对产品碳足迹的管理往往更能针工艺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节。同时,产品碳足迹更能串起整条供应链,链主企业的倡议可以有效推动供应链协同降碳。

因此,在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道路上,产品碳足迹量化及数据管理对于企业加强碳管理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国际上,随着近年来气候合作和博弈的日趋升温,多国政府正尝试将碳足迹核算和管理纳入政策工具。如欧盟制定了产品环境足迹(PEF),旨在统一欧盟以往多种绿色评价标准与审核体系,配合PEF欧盟相应制定了产品环境足迹类别规则(PEFCR),提出了包括碳足迹在内的16种资源环境影响类型,将其作为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标准依据。目前,欧盟对于碳足迹的监管要求迈入立法层面,2023年8月发布了《新电池法》,后续仍会继续出台相关绿色指令,对产品碳足迹声明、碳足迹数据指标都会进行要求,这将对于我国相关出口企业造成重大影响,成为企业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

我国产品碳足迹研究现状

自2006年以来,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产品碳足迹评价、碳标识的工作,在消费品上,如饮料、食品等包装上标识产品的碳排放量,引导消费者低碳消费。我国产品开展碳足迹评价比较晚,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仅有少数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向相关方披露产品碳排放量。双碳目标提出之后,随着各品牌企业、供应链链主企业纷纷提出自己的双碳目标,从而推动整条供应链协同降碳,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中间原材料供应商纷纷提出产品碳足迹评价需求,一时之间,能够开展产品碳足迹咨询、评价、认证的机构涌现,但是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乱象频出。

造成乱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需求方对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流程不了解,无法了解如何做才是对的?如何做才是符合要求的?而社会上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需求方误以为只要有个结果就可以。随着相关方对产品碳足迹认识的深入,以及国际上对产品的碳排放量提出越来越严苛的要求,碳足迹量化必然要逐步规范,否则量化结果难以满足获得相关方的要求,会导致声誉甚至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我国产品碳足迹量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产品碳足迹量化过程中需要依据标准,使用模型软件和数据库,明确量化路径和方法学,我国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在这几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第一是标准,为满足某种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标准又称为产品种类规则,在标准中明确相应的功能单位或者声明单位,明确系统边界,明确需要进行实景数据收集的过程,以及量化的方法。我国目前公布的产品种类规则比较少,而且多以团体标准的形式制定,其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产品种类规则内容的要求,需国家统筹指导规范产品碳足迹量化。

第二是数据库,在产品碳足迹量化过程中,对于一些无法获得实测值的排放因子等数据,需要从数据库获取数据,一般标准中均要求使用来源可信的数据。目前,国际上用于产品碳足迹量化的主流数据库主要是国外的Ecoinvent、ELCD、Gabi数据库等,由四川大学王洪涛教授课题组开发的CLCD数据库,填补了我国碳足迹数据库的空白,近期清华大学、环规院等陆续发布免费的数据库,但是国家层面尚未发布公开的可信的中国数据库。

第三是是软件,近几年,我国涌现了很多在线的碳足迹量化软件,甚至部分软件完全免费,但是这些软件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计算模型是否贴近行业技术真实情况,结果能否获得相关方的采信,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建立我国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均已认识到产品碳足迹核算对于未来市场贸易的重要性,工信部2021年就组织启动了建立原材料基础数据库的研究项目。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等任务,并分别提出2025年、2030年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粤港澳大湾区、浙江、江苏等地纷纷启动碳标识认证试点,上海市、四川成都市、山东济南市等多地对于开展产品碳足迹给予补贴或者奖励,钢铁EPD平台自2022年启动,建材碳标签平台也于近期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预计近期会启动相关工作。据悉,国家层面也在组织相关单位建设碳排放基础数据库。产品碳足迹核算、产品碳足迹管理、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信在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步伐会加快。

在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下,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在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体系、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细则和出台碳足迹量化的顶层标准,包括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各产品碳足迹量化细则、评价细则等标准文件。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和量化方法学,包括排放因子来源、数据质量和溯源性要求等,聚焦电力、钢铁、水泥、电解铝、煤化工、化肥、氢、玻璃、石灰、乙烯、电石、合成氨、甲醇、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同时积极推动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正式发布,为各种产品种类规则的制定提供框架、要求和指导。

2.应尽快建立起中国基础原材料数据库。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层层追溯,直至最上游来自自然界的资源数据,如果缺乏基础原材料的数据库,那其他中间产品、终端行业建立数据库时,追溯的基础原材料数据可能还无法引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据,建立的数据库也就无法真正体现中国的排放实情。因此,首先要优先聚焦基础资源、大宗原材料、半成品、交通运输等领域发布产品碳足迹数据,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企业积极主动报送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细分行业、领域产品碳足迹数据。

3. 建立国际互认的产品种类规则。在研究制定相应品类产品的产品种类规则,即该类产品碳足迹量化标准时,研究单位就应对国际已有的相关标准、规定深入分析,结合中国的产业链特点和行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可供相关方直接应用的产品种类规则,如对产品功能单位/声明单位、系统边界、相关数据的获取、背景数据库的选择、分配原则、取舍原则、数据质量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

4. 尽快建立碳标识认证、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碳标识认证机构、认证流程,实现认证结果的可信。鼓励企业以气候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持续信息披露或自愿性认证等方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与报告,为推动后续的认证结果国际互认奠定基础。

5.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地方试点创新。金融机构要将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作为发放绿色信贷和发行绿色债券的重要参考指标,鼓励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对企业ESG进行监督,以防“漂绿”。国家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探索政策支持工具创新,同时支持优先采购低碳产品。

6. 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先行先试积极应对国际贸易,重点出口企业要尽快与国内外评价认证机构积极合作,建立产品信息化碳足迹管理系统,报送产品碳足迹数据,开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与政府探索对接国际规则的解决方案和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产品碳标识互认,让碳足迹有迹可循,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含绿量”。

7. 加强碳足迹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能准确理解碳足迹核算、建立完整的碳足迹模型、开展数据质量分析并分析降碳潜力的人员队伍存在极大的缺口,因此我们要完善相关职业体系。鼓励高校和职校编制专业教材,开设产品碳足迹课程,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人才培训交流活动,加大对人员的培养。

综上所述,碳足迹管理体系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建立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是箭在弦上,需要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重点行业企业等市场参与机构的全方面参与,在目标引领之下,主动作为,协同落实,为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碳中和经济张军涛(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运营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400-829-9797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