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碳市场回购交易
2023年12月21日,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指导和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支持下,华宝证券与重庆当地纳入碳排放履约的企业重庆华彬伟玻璃有限公司顺利开展了碳回购交易业务。这是重庆区域首笔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业务,也是重庆碳市场重点控排企业与金融机构在碳金融新模式、新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
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单位积极推进开展碳配额回购业务,以此进一步推动重庆市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实体企业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碳回购交易,提高重庆碳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响应重庆市政府的政策导向。
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
2023年以来,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上海环交所稳步推进碳回购业务体系建设。2023年9月,市生态环境局正式批复上海环交所开展碳回购业务;11月1日,上海环交所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碳回购业务规则。同时,上海环交所开发了碳回购业务模块,实现碳回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并与碳现货交易主系统无缝对接。
2024年1月2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手续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收取标准为初始交易时,按照初始成交金额的2‰向回购交易双方分别收取;购回交易时,不收取手续费。并明确自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正式上线起至2024年6月底,手续费减半收取;自2024年7月起恢复正常收费标准。
2024年1月26日,上海环交所正式推出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上海环交所完成了首批7笔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据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华宝证券、柏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共计10家会员机构及企业于首批次达成了7笔碳回购业务。
此外,上海环交所与太保产险合作探索碳资产回购保险,为申能碳科和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之间达成的碳回购业务提供了碳资产回购业务履约保证保险。这标志着上海环交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碳金融服务谱系,在朝着“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持续迈进。
天津碳市场回购交易
2024年1月25日,中信证券与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达成国内首笔天津碳排放配额回购交易,交易规模约5000万元。天津钢管此次融取的资金将投向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此次合作是在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支持下,并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排所)指导见证下所达成的一项碳金融创新,积极助力控排企业盘活存量碳资产,获取资金投向降碳减排。
湖北碳市场回购交易
2024年3月8日,2024年湖北碳市场首笔以集团为整体开展的碳配额回购交易落地,这是湖北碳市场首笔银—证—企三方创新协同开展的碳配额融资业务,合计为企业提供融资超2000万元。
此次出售配额方为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宜都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均为湖北区域碳市场纳入企业;出资方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武汉分行有参与。
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控排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在湖北试点碳市场的碳回购业务规模,湖北碳交中心主动调整碳配额回购业务的服务收费标准,从初始成交金额4‰,调整为根据业务期限分段式收费标准,最低可达初始成交金额1.5‰,以减轻企业交易负担。
本次碳配额回购交易成功落地,能有效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对引导湖北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总结:
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出售部分碳配额获得资金贷款并承诺以约定的价格和时间回购。碳配额回购与碳交易市场的碳价密切相关。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下,受资本约束的企业决定了碳配额回购政策下的最优运营决策。
碳配额回购促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调整其生产和减排活动,从而在保护生产活动的同时控制自身碳排放。企业减碳量越高将使得企业在第二个履约季开始时获得的碳排放配额就越多。该结果将促使企业能够出售更多的碳配额,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再生产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碳配额回购政策的优势,最终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作为一种关键生产要素,碳配额的回购本身可以为那些因缺乏抵押品和高商业风险而面临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让企业快速获得启动资金投入生产;与此同时,企业产量的增加则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收入,有效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绿碳神州云·数字化平台,运用领先的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维。其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助力企业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通过智能化运维、精细化能耗管理和数字化碳排管理,平台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消耗、优化能源利用和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碳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绿碳神州云·数字化平台打通了绿电交易、绿证交易、碳交易平台和国家电网平台,实现碳排管理的数字化。通过实时监测和跟踪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碳排减排目标,并提供碳排管理方案。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技术水平和推广低碳生产方式,企业能够实现绿色化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来源:维度系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运营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