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企业降碳逻辑通过对工业企业碳排放类型和现有核算范围的分析,结合目前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和相关工作实际推动难度,工业企业可从使用低碳清洁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降低物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四个层次,逐步推动自身的减碳降碳工作,其基本逻辑如下图所示。当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可更直接的帮助企业降碳,但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这些技术的适用性有限。
通过使用低碳清洁能源,可直接降低“范围一”的碳排放量。另外,降低能耗高能效是我国工业领域长期开展的工作,可帮助企业降低“范围二”的碳排放量。我国政策对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持续进行引导甚至考核,其减碳降碳效果立竿见影,是推动工业企业减碳降碳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充分地满足低碳发展的需求,工业企业还应加强降低物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以降低产品碳足迹,甚至带动上下游企业减碳。降低“范围三”的碳排放量,是促使企业减碳降碳的突破性工作。
(1)使用低碳清洁能源使用低碳清洁能源的核心工作在于减少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化石能源使用。目前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在推动“煤改气”“油改气”,虽然天然气燃烧也会带来碳排放,但其碳排放强度要低很多,这属于使用低碳清洁能源的过渡方式。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应提升其电气化水平,电能消耗会给企业带来“范围二”的碳排放,但随着我国电力结构清洁化,电气化将使工业企业产生明显的减碳降碳效果。除此以外,企业应充分利用内部条件,开发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2)从能源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开展节约能源使用高效节能设备是节能工作中路径简单且效果显著的方法,例如水泥企业使用高能效低氮预热器、分解炉、燃烧器等,可减少约15%的碳排放。同时,节能低碳工艺技术是关键,例如在化学反应工序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增加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周期,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能耗。再比如我国钢铁行业以长流程为主,通过采用流程更短的短流程工艺可有效减少碳排放。另外,企业还应关注用能过程的控制,如通过加强能源计量、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用能的精细化监控和管理,通过优化电能质量、建立智能微电网和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等方式提高能效。
(3)减少物耗降低物耗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及管理过程在设计环节,通过绿色设计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从而带动减碳降碳。有研究表明,将陶瓷产品厚度降至传统陶瓷砖的1/3,节省超过60%原材料的同时,也可减排20%~30%二氧化碳。在生产制造过程,加强管理,优化工业流程,减少跑冒滴漏,提高数字化水平,加强精细化控制技术,可减少物料消耗和废物产生。在仓储环节,通过加强管理或信息化手段减少仓储量,不仅可以减少仓储空间,还可减少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物料损耗。
(4)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常见的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有:替代工业原料,如煤矸石代替焦炭生产磷肥;回收能源,如造纸企业在制浆过程中回收黑液作为生物质替代燃煤;废物中高附加值金属的提取,如印制电路板企业用电解法从蚀刻液中回收铜,同时再生蚀刻液;此外还有废液的再生利用和废水的回收利用等。对于不能在企业内部直接利用的废物,可能会是其它行业企业的资源,该过程也会对企业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减碳效果。
威士丹利是领先行业的绿色低碳数字化领域的推动者、服务商,提供软、硬、服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历时两年多完成的绿碳神州云·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拥有能耗在线监测九项标准、碳排放监测方法与系统等20项发明专利。不仅可以接入各类能监测仪表、支持对接省市数据中心,打通平台与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还可以实时监测碳排放数据,实现能效诊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可信度,防止数据虚报造假。每一项技术成果都展现了威士丹利在推动社会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本文来源:维度系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运营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